民用包括居民企业吗?
民用包括所有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但既不是行政行为也不是司法行为的非政府行为都属于民事行为。 企业属于营利法人,是民事主体中的一种。所以企业本身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但是,企业作为民事主体与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在主体资格上是有区别的。
第一、企业的权利能力并不具有绝对性。
《民法总则》(2017年)第57条规定了禁止从事的行为: “应当由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不可以将其违法行为转让给他人,代替自己承担民事责任;” 第60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由国家规定的专门机关依法办理:…(二)社会团体登记事项;…” 所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只要是合法成立并具备相应职能的,就可以自己的名义在相应的领域进行活动。但是,其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可能产生国家公法上的效果。
第二、不同类型的民商事主体,受到的限制不同
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就可能引起公司注销或者股东连带责任等后果。 合伙企业需要经依法登记才能设立,且合伙协议须经合伙人同意并签字,否则可能引起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要经依法登记才能设立,否则可能引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第三、民事责任自负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条明确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六)赔偿损失;….” 第三人原因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