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代表什么生肖?
“牧”字,简体部首为“牜”(牛)、“艹”(草),可组合出“牧草”“牧业”“牧场”“牧民”“牧童”“牧歌”等词条;繁体部首为“牜”(牛)和“聿”(手),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大致可以推断出“牧”的字义是“放牧”或“统治”之义。前者偏正式,表行为;后者动补结构,表状态。 “牧”的本义是指统治,《说文》中有“牧,臣也。从牛,音穆”的说法,可见其原始意义与“臣”“奴”等字差不多,是说人被奴役时要像牛羊被牧人驱使一样听话。
引申指放牧(牲畜)。这个意义的“牧”字,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在使用,如“游牧”“牧民”“牧场”“牧歌”。 除了上述两种基本字义外,今天使用的“牧”字还有几种用法:一是做动词用,表示“监督”“掌管”的意思,比如“牧祝”“牧盟”;二是做名词用,特指某些主管者,比如“邮牧”(管理驿站的小官)、“牧监”(明代设于府城周围的九个看守皇庄的官员);三是用作形容词,有“愚笨”“愚蠢”的意思,这时一般用来讽刺人,如“蠢牧”(愚蠢的官吏);四是用作量词,多用于牲畜,一“牧”通常指一群,但也有例外,如“一牧羊”“一牧雁”。
十二生肖有多种说法,但最合民意的一种是:生肖以子鼠为首,这是因为鼠有奸而不凶、狡而不恶的生物习性,人们以此类推又推演出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生肖来: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又对应十二种植物,被称为十二菜,分别是芥、姜、韭、芸苔、葫芦、豆薯、瓜、粟、麻、菘(白菜)菱、芋。牧为稷,谷子。这十六种植物有根茎类、也有藤本类,有土生类,也有水生类。
十二菜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分别发芽,依次进入新的一年之后则开始生长。次年,原来的十二菜开始结子和根茎。这种规律刚好循环了一年,且正好与次年十二菜要发芽的规律吻合。这说明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是有序的,一年也只有一个春天,而十二菜的萌芽需要一年才能完成,它与十二菜次年的生长规律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才形成了12个月。
一年十二个月的规律又是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十二地支中的一个字也代表一个月,而且十二地支还与十二生肖、十二菜一一对应,这种有序的循环规律才形成了我们人类所说的一年,又因我国自古是农业国,而作物都是春天萌发,秋天结果实,因此,我国以农历为年,这与欧美国家以太阳纪为年的规律是不同的,而且两者相差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