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对应什么生肖?

骆小鱼骆小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开始,时至“大寒”,气温明显下降,天气寒冷至极。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始乳”,指大寒节气里,母鸡开始产蛋,寓意吉祥如意。 “征鸟厉疾”,是说大寒节气内,雄鹰击杀百兽,为以后春季的万物萌发做铺垫。

“水泽腹坚”,是指湖泊、池塘里的水结冰,冰层由薄变厚直至最后完全冻结成固体。 那么,“大寒”这天又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吃糯米饭 大寒时节,正值农历腊月(十二月)月底,故有“腊尽春回”的说法。在这一天,人们会吃一些特别的食物,比如——糯米饭。

在福建泉州等地区,每到大寒节当天上午,家家户户都有熬制糯米饭吃的习俗,而且一定要做成圆形,有着团团圆圆的好兆头。 除了吃糯米饭,一些沿海地区还会在这天煮甜汤供孩子喝,寓意新的一年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 在江西南昌地区,则有“烧爆竹"的习惯,孩子们会把买来的纸炮一个一个地点燃,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欢欢喜喜,满心期望。 而北京的老百姓则会吃“消寒糕”,这种糕点是由糯米制作的食品,颜色呈黑色,吃起来香香甜甜,更有驱除寒气,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之意。

扫尘日 大寒期间,除旧迎新,打扫房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古代,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会挂一个叫做“尘斗”的东西用来收集中间的灰尘,而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把尘斗里的灰尘全部打扫干净。

不过,现在的人们不用在屋子里设尘斗了,但“扫尘日”还是存在的。 每逢这个节日,人们都会把自己家里的东西都认真清扫一遍,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

窦也萍窦也萍优质答主

《黄帝内经》对养生之道有十分精辟的见解,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必然要接受天地的制约与影响,而通过四时的变化来协调体内生理机能,最终才能完成健康的生命活动。“天人合一,顺时养生”是祖国医学一以贯之的思维法则与保健方法。

子时是指23点到1点,胆经当令。胆在十二脏腑中是一个相对清静之腑,它是一个贮存胆汁、分泌胆汁的中空性器官,通过经络与肝相为表里。胆与肝都与全身血脉的运行、疏泄等生理功能相关。子时养生,就是充分利用胆经气血最旺的特点,通过足少阳胆经刺激相应脏腑,达到畅通气血、舒筋活络、调整内脏功能的目的。

子时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从头部两侧始发,向下经过肩部、胁肋、腹部,而后环绕大腿外侧,向下经膝关节外侧,向下至足外踝,终于第4趾外侧端。胆经腧穴多达44个,主治头面、耳目、咽喉、胸胁、下肢等部位的疾患,尤其对五官疾病、妇科病、泌尿系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病变有比较突出的疗效。

据现代医学证明,人体许多脏器的功能都与胆经循行区域内的功能相关。比如位于头面部的脑和眼部,以及内脏肝、胆、胃等的功能,在子时都进入休息、保养、恢复的时间,所以子时属静,应进入熟睡状态,以养胆,以养肝,以养神。

丑时是指1点到3点,肝经当令。肝为“罢极之本”,是刚脏,主疏泄,主藏血,又是储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脏器。肝与胆相为表里,主升发之气,为风木之脏,喜调达而恶抑郁。肝经有病则头目不爽,胸胁、少腹、两乳、五脏之两旁皆痛。若肝血不足,则爪甲枯废,筋不能动,肢体麻木不用,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等。

丑时为肝经当令,循行上肢内侧,经过头顶,下入两足大趾,主司疏泄、排毒,人若是能在这个时候熟睡,有利于肝经毒素的排出和肝阴的封藏。如果丑时还能熟睡,肝就可以得到良好休息,从而就能提前完成分解疏通毒害物质和养肝储血的功能。

丑时熟睡,第二天就会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尤其是对于易疲劳者、神经衰弱者、体虚者来说,只要坚持在丑时熟睡几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丑时不卧,肝阴不藏,则两目乏津,夜卧不宁,头目不清,两胁疼痛,周身失却肝血条达濡养,久则周身失却疏泄,气血不通,百病丛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