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少年犯哪改造?
谢邀 刚巧最近在看有关青少年犯罪的电影,《少管所的故事》(又名《坏孩子》)和《野草莓》。虽然两部片子时间跨度很大,而且一个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其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还是很相似的。 我觉得对于“问题孩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指代的对象是差不多的,指那些非道德、反社会的未成年犯罪者)的改造其实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行为矫正;
2. 心理疗治。
行为矫正说白了就是惩罚与教育相结合,让犯人行善或避恶,从而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心理上产生畏惧,害怕再犯;而心理治疗则更加复杂一些,毕竟这些“问题孩子”之所以成为“问题孩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以及成长环境的作用。当然,对“问题孩子”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也要结合其行为的改变。 以上都是些大而化之的说法,可能不够贴切现实。
我近期刚好看了《野草莓》这部电影,里面提到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觉得可以引用一下:“每个犯罪的人都有他的原因。有些是因为贫穷,有些则是出于对社会的怨恨……但是,大多数的罪犯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或者母亲嗜赌成性或是酗酒如命,父母其中一方严重出轨从而导致家庭破裂,或者是父母关系恶劣经常吵架,总之,有半数以上的罪犯在童年时期有过遭到虐待或被冷落的情况……” 另外,我也想说一句,对于“问题孩子”的改造,我们除了要从正面去影响他们(惩恶扬善、引导教育等),还要注重对他们的防范,所谓“攻守兼备,方可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