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色五行属什么?
紫色是蓝色与红色混合而成。因古代中国称北方为玄色,故又把紫色借称为玄色。《释名·释言语》:“紫,疵也,非纯一之色,五色入水,皆为黑色,故谓之疵也。”由于紫色不是原色,须人工合成,古时染织工艺还不发达,染得纯正的紫色很难,因而紫色显得珍贵。在周、秦、汉、唐,紫色常为天子、王公等显贵者所用,成为尊贵吉祥的颜色象征。古代官民皆可服紫。汉代以紫褐色为贵。《释名·释采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入水,皆为黑色,故谓之疵也。”《汉书·贾山传》颜师古注:“古者庶人许服黂,又作短褐色,其色紫,故曰袍也。“《后汉书·舆服志》有“五时色,春青、夏赤、季夏黄、秋白、冬黑。于是服日月星辰,赤黄,紫上。
《淮南子·齐物训》:“察紫于朱,则几矣。”古人以紫色配冬,是“季冬之月其色为紫”。《汉书·严延年传》注:“紫绶,黑色。”紫绶黄金印,为汉官印制度规定,凡列侯及二千石以上者皆用黄金印紫绶,紫绶配金色。
《广雅·释器》:“紫红谓之绛。”本为浅紫色。后人作绛衣,多用深红或紫红。
明徐渭《咏钱》诗:“难将紫桂匹,不与黄银并。”清侯方域《宁南侯传》:“世为将家,性豪侠,任气自喜,负奇节,好读兵法以及经史,而尤喜神仙佛氏学,时时以紫气为事。”
古人认为,紫气象征吉祥喜庆。晋干宝《搜神记》卷二记一楚国樵夫入山,见茅屋中有丹灶、玉釜,五色之气从釜中出,成彩霓之状,紫气郁郁。
《后汉书·方术列传》载,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有市卒诈乘使者车,妄趣县亭。吏白贼来,乔曰:“吾神去之后,便到。”乃坐诸吏为设酒食。食毕,卒还车,即失乔。而见其坐绳床。方食县内诸山谷,辄呼名与语,人莫知其如何?乔有神术,其去,车辙马迹,悉如风焉。
《晋书·张华传》:“(吴)有紫气郁郁,直出斗牛之间。张华见而叹曰:‘江东有王者兴矣。’”又谓之紫光,“有异光照其屋舍,望气者以为此所谓紫光庙,代有王者兴焉。晋南阳王保之末,光彻于外。”
佛教僧俗服饰多紫色。有紫金光比丘,紫袈裟,又称紫衣、紫褐、紫鹿皮衣、紫磨金等,皆与紫色有关。佛教又用紫色喻菩萨。《华严经·十回向品》:“如来色者,是紫磨金色。”又:“此金色身……如紫金矿。入火成器。”紫磨金,又作紫磨金山。释为紫金者,其色如紫。
道教炼丹,成丹为紫。《三洞新语·丹品》:“太上圣水神符,九灵仙华宝录曰;‘九转紫丹,径寸有余’。”紫丹:“元始授上正真五气,七魄九灵,天心紫丹,授元始之紫丹也。”
在古代帝王中,西汉哀帝,东汉桓帝,魏明帝曹睿皆好紫服。《汉书·薛宣传》:“薛谭亦数病,上常使中黄门问病,及遗食物,前后十余赐,独未尝得闻问遗。”《汉书·哀帝纪》注应劭曰:“紫,下公服色也。”《后汉书·舆服志》:“天子常服绛纱袍,诸公特进九卿黑头幡,大夫、博士绿绶,皆紫缘领袖。”可见为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