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的成语?
1、大器晚成,出自《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和《老子》差不多同一时期产生《世说新语》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话,“钟士季精有才理,先达知其有宰辅器,而太 Weinan 尤异之。尝谓诸弟日:『士季必为盛器。’年二十六,始仕郡门亭长。兄泰常谓左右日:『士季寸位,便淹下寮,意颇优惋。』钟雅闻之,自表求外。王戎闻,乃以为裴凯参军。”所以,“大器晚成”应该是春秋时期的成语。
2、三十六计的出处: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 备战不息,有备无患;暗渡陈仓 多元运筹,声东击西;趁火打劫 同心协力,乘危造势;釜底抽薪 听风辨音,瓦解敌制;浑水摸鱼 摇摆进击,牵制强敌;金蝉脱壳 造势脱机,主动出击。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 强势出击,造险用险;声东击西 攻心为上,乱而取之;暗箱布局 循势巧谋,顺理击之;反客为主 主动造机,借机行事;笑里藏刀 培植亲信,以礼待人;李代桃僵 察微知显,巧用易代。第三套〖攻战计〗调虎离山 以攻为守,后发制人;欲擒故纵 去民之忧,反面取胜;抛砖引玉 群策群力,造机引人;擒蝉自毙 部署全局,以动制人;关门捉贼 捕大漏小,诱而擒之;连环狙击 断点聚接,攻大成势。第四套〖混战计〗苦肉计 整队待发,有备而击;远交近攻 排后稳前,避远攻近;反戈一击 启而示之,诱敌就范;先发制人 博采众谋,乘己所利;美人计 租赋有常,恩威两全;走为上计 突然撤退,示弱退守。这6套36计中的许多计谋在春秋以前都有应用,但是“三十六计”却是明代时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