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点是什么意思?
基点(basis point,缩写为bp或bps)是利率计算中的专业名词之一。一个基点的定义是0.01%或1‰。通常表示年利率时用“百分点”来做单位,但有时用基点来表示较小的利率变化。 举例来说:2%=20个基点;4%的年利率比3%的年利率高100个基点(1bp)。
基点通常被用来描述小幅度利率的变化情况:例如在债券价格表中,会显示某债券以每年1bp年利率升息后的到期收益率,而它指的就是将利率从0.99%调高至1.00%的结果。由于大多数债券都是以年为单位复利计息的,因此,当债券的价格对每个基点作调整时的反映就会很强烈。如果投资者持有以一年复利计算利息的单利债券,那么当他们投资1年期后,实际上收到的利息要比按年利率1%计算的数目多,因为年利率是以每季复利计算的。
同样地,若他们的债券以1.01%的年利率计息的话,他们只能收取高于以1%年利率计息债券所应得的利息。所以,当市场利率变动时,单利债券的价值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8]。不过,对以半年复利、年度付息方式计息的债券而言,每基点利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就不会像上述那样深刻了。
一般来说,债券的价值会随着其票面利率的变化而改变。债券的市场价格和票面利率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种债券的票面利率上升,它的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它的票面利率下降,则它的市场价格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