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什么样的好吃?
作为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出现了两次的昭通人。对于吃这件事上,我们云南人有话说! 先给大家看两张图 这俩货,一个叫“猪儿粑”,另一个叫“豆沙馅” 我觉得我很有发言权。 我们这里最好的猪肉是“小鲜肉”——肥瘦相间的去皮精瘦肉。
做“猪儿粑”最佳的原料。 包好的“猪儿粑”下锅油炸,香喷喷的油炸“猪儿粑”出来喽…… 一碗汤一点咸菜,一碟自家做的泡菜,美得很…… 小时候没有冰箱,母亲就用一个鸡蛋清和少许面粉调了糊,将切好的瘦肉放进去腌起来,放一天就行了,这样炒肉的时候就不会扒锅了(在我们那里的发音就是“拔胡”)。这道菜在我们那里叫“臊子”。 做好的“臊子”可以拌饭,可以做饺子、包子、抄手等的馅料,特别棒! “臊子”的做法简单,但是要做得好吃,可是有技巧的哦——调料里的生抽、老抽、胡椒粉、味精、白糖的用量和时间把握都要恰到好处,少了就不好吃;多了就会发苦或者咸得难以入口。
用新鲜的猪后腿肉做成酱,晒干了之后就叫“豆瓣酱”。可以用它直接拌饭,也可以做成鱼香肉丝、回锅肉等等。 用猪头卤制而成的凉菜,在我们那里叫“猪耳朵”。脆脆的猪耳配上特有的葱蒜香味,再来点醋,那滋味,啧啧啧…… 用猪骨头煲出来的汤,在我们那里叫“炖鸡汤”。加点香菇啊、藕啊什么的,一碗热腾腾的炖鸡汤下肚,浑身都暖和和的。 用五花肉皮熬制的油,叫“猪板油”。用猪板油熬出的油汁儿蘸着葱花吃,那味道,啧啧啧…… 还有用猪蹄做出来的“酸辣蹄花”,用新鲜猪血做出来的“鸡血旺”,都用纯天然的香料煮熟后就能上桌,吃得就是食材的原汁原味。 但是要是用现在市面上的饲料猪做出来呢? 用“饲料猪”熬的肉汤,颜色呈淡黄色,有股腥味。 用筷子夹起排骨,软绵绵的,毫无嚼劲。 这肉,完全没味儿呀!你放这么多盐干嘛? 这肉一嚼就烂,完全没有弹性,不是吧?这么老的老母鸡,也能做出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