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什么粥的功效与作用?
粥作为一道养生佳品,自古便被中医所推崇。粥是将主料与配料加水以小火慢慢炖煮的稀饭,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法。
喝粥的好处
1、养生专家指出:喝粥养生主要是因为粥易消化吸收,不增加脾胃负担,能保护胃黏膜,补脾养胃。
2、粥有解热、止咳、去痰、止泻等作用,中医讲 “粥能暖脾胃,故能生津,利膈下气,止恶心,霍乱,却宿,不觉强身”。
3、养生粥大多加入药食两用的食物,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从而达到养生祛病的目的。
4、养生粥的性质多为平和,可长期服用,在有疾病时,也可起到防治作用:既可做药膳,又是日常饮食,粥可口美味,病患易于接受。
喝粥的坏处
1、中医师提醒:粥只适合在消化功能低下的情况下短期服用,正常人和消化功能良好的人不宜长期喝粥。
2、长期喝粥会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容易导致气血不足而出现体虚、乏力、没精神等症状,容易生病、反复生病,难以彻底痊愈。
煮粥的原则和窍门
熬粥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火煮?是不是要放油?加不加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熬粥这事儿。
【熬粥的基本原则】
冷水下米、大火煮开、转文火再煮40分钟。
【熬粥的窍门】
(1)煮粥前先将米浸泡半小时左右,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煮的时候更容易开花。
(2)煮粥最好不要放油,因为放了油之后,容易让脂肪含量稍微增加一点点儿,还会让米粒表面变黏,影响口感,而且也会更不容易消化。
(3)加碱或者加生根煮粥会增加嘌呤的含量,有痛风问题的人喝粥要远离这两个做法。
【关于喝粥】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粥当早餐,如果本身消化不好,脾胃比较虚弱,饭后经常容易出现腹胀、反酸、打嗝等不适症状,不建议喝太多粥。